怎样才能成为好父母
怎样才能成为好父母,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担负起养育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因此做合格的父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怎样才能成为好父母。
育儿即育己,要想教育好孩子,先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我们必须要有的态度。
很多人觉得教育孩子,就是去改变孩子,使出自己的洪荒之力,在孩子身上发力。结果就是自己越来越累,孩子呢好像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教育孩子,从来就是一场大人的修行,是大人的又一次学习成长。
教育,就是影响,不是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影响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啊,育儿就是育己,要想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先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道理其实很简单,古人说过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家长回家就知道玩游戏,追剧,孩子很难喜欢上阅读;如果家长成天抱怨不断,各种攀比,各种责怪别人,孩子很难积极乐观;如果家长脾气暴躁,不擅长控制情绪,也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孩子更容易出现这方面的问题。
做爱学习的父母,育儿是一项技能,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需要方法和技巧。
很多妈妈在没成为妈妈之前,或者刚刚成为妈妈之后,会觉得教育孩子,能有多难呢,没吃过猪肉可见过猪跑啊,自己不就是被爸妈养大的,不就是爸爸妈妈告诉孩子道理,孩子就会明白,然后好好做呗……
当我自己成为妈妈以后,真正的开始教育孩子的时候,特别是从上幼儿园开始,我就深刻的体会到,什么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教育孩子原来这么难。我们的孩子早已不像当初的我们,而现在的社会环境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育儿理念和育儿方法已经失效了。
不是我们说的对,孩子就会听,也不是我们是父母,我们是权威,孩子就会听。而是如果你说的方式,他不喜欢,他不高兴,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不想听。而且现代社会早已不是唯分数论了,更需要综合素质人才,对家庭教育的要求更高。
育儿,是一项技能,不是爱就可以的,爱需要方法和技巧。我们面临着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作,却没有经过任何培训。落下的必须得补上,如果想要教育好孩子。我们必须通过后面的学习,来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赢得合作,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等等,提升自己的技能。
陪伴成长不是代替成长,爱就是给孩子机会,培养孩子独立自主
这一点,很多父母会疏忽,会偏离,当然也会让自己越来越累,孩子还不见好。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家里孩子少了,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甚至几代人照顾一个孩子。
爱,就会变成替代。操不完的心,替孩子做不完的事,总是觉得孩子不会,孩子做不了,孩子受累。殊不知,陪伴成长不是替代成长,我们做的越多,孩子就越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多的成长。
世界上的很多爱都以相聚为目的,而父母对子女的爱却以分离为目的。我们花时间花精力陪伴孩子教育孩子,为的就是有一天他能更好的离开我们,成为他自己,独挡一面。
育儿专家兰海老师在《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这本书中这样写到:爱,就是给予孩子机会——认识世界、体会人生、成功失败、开心痛苦、寂寞孤独、团结合作的机会。
我们想要孩子好,没用,得他自己想要好。我们有能力没用,得让孩子自己有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他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不断培养孩子的能力。
把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让他知道那是他的事情,让他去完成去尝试去体验。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的离开我们,去到属于自己的世界,独当一面,成为更好的自己。学习如此,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培养一个内心丰盈的孩子才是王道
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估计是每个家长都很重视的,但孩子的内心建设总是容易被忽视。而精神的力量,积极乐观的品质,这些在孩子的一生中才是更为重要的。
从浙大博士跳江自杀,到昆明女大学生失联死亡,再到13岁少年锤杀父母,这样让人感到惋惜的事情屡见不鲜,身为父母我们必须反思,教育,到底要交给孩子什么?什么才是能护她一生周全的盔甲?
我觉得是勇气,是自信,是积极乐观,是内心温暖,是正确的三观,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感觉好像很虚无,但却非常强大的力量,足以抵御成长中的各种艰难和不幸。让我们的孩子,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儿都能勇敢的去面对,都能积极的去应对。
而这些东西,恰恰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一件件小事中,跟父母的每个互动中慢慢形成的,来自童年的影响尤为深远。作为父母一定要有意识的,抓住每个机会去培养。
鼓励,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也是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自己的著作《孩子:挑战》中这样写到: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个气馁的孩子。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的性格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孩子就得不到归属感。
而这恰恰是我们做的最糟糕的,很多家长都不记得已经多久没鼓励过自己的孩子了,日常的都是批评,都是指出缺点,而不擅长发现优点。
这一点我的感受异常深刻,我总是喜欢针对孩子的一点点,一个个小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针对具体的行为给予鼓励,然后我发现因为我的鼓励,原来的那些弱项会不断的进步,而那些好的行为会被孩子坚持下来,养成好的习惯。我根本不用去指出他做的不好的地方,他自己就会主动去调整。
作为父母,我们千万不要质疑孩子想要积极向上的追求,如果他表现出来的不是这样的,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孩子从出生,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希望通过发展自己的能力得到认可。我们大人是这样,孩子也是这样。换位思考一下,就知道该怎样对待他了。
行动才是进步的的开始
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读了很多育儿书,明白很多育儿道理,却依然教育不好自己的“熊”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仅仅是知道,而没有做到。
就像很多很多妈妈们问我,孩子脾气差,怎么办?我就跟她说你先管好自己的脾气,她说我也知道自己脾气不好,我也知道这样不对,可是我就是改不了啊。没有行动,所有的方法都只是道理,停留在脑子里,毫无意义。
改变的过程,进步的过程其实就像一个系统,学思悟行,一步都不能少,但最终的落脚点必须得在行动上。学习,让我们知道了理论知识,思考和领悟让我们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方法,然后去行动,这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学习和改变。
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更好的父母,通过不断的学习成长,不断的改变自己。所以,从现在开始行动吧,只要开始就是进步,就是孩子的幸运。
这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是个大难题,天下父母千千万,父母的文化水平也高低不一,有的父母学时渊博,从大学里出来有个体面稳定的工作,当然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就高,这对父母培养孩子提供了极大便利。
然而有的父母,小时因家里穷而没有机会受到更高的教育,因此也没有稳定的工作,只能靠忙碌的工作来挑起家庭的重担,首先是自身没有足够高的文化素养,再加上长期忙碌的工作,照顾孩子的时间也就更少了,那么这些家庭里面的孩子受到父母的教育则是偏少的,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父母?都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都希望孩子成为最优秀的那个。
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就给了他们极高的家庭教育,这些不仅是包括生活上的,还有学习上的,那些自身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父母则会科学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且有利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给予孩子更多的知识。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仅是优秀的,而且是大方的,有了父母在家里优秀的教育,孩子在学校里自然也会更加优秀,学习东西也比其他的孩子要快得多,表现的行为也落落大方,这就与其他家庭环境的孩子比起来,父母文化水平一般的孩子就要落下一段距离了。
可是这样说也并不代表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的就培养不出来优秀的孩子,只要父母在生活中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文化水平低的父母只是给不了孩子文化教育,但是在生活中的教育一样是可以做得很棒,这就是生活素质,还有综合素质。
文化水平偏低的父母自身给不了孩子高的文化教育,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报文化补习班,让补习班里的老师来给孩子传授更高的文化知识,这也就弥补了孩子知识方面的缺漏,那么再报了补习班的情况下,家长就必须要给孩子在生活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行为举止一定要有素质。
因为孩子在小的时候,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一旦父母有什么不好的行为或者语言,那么孩子也没有判断力,只会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就会向父母学习了那些不好的语言和行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做好孩子的榜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那么我们要怎样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个优秀的父母形象呢?首先是父母的言行,其次是父母的为人处世,比如:在孩子遇到生活上的难题的时候,父母要挺身而出,给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厉害。
比如在外面的时候遇到需要帮助的人,父母一定要主动上前帮助,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让父母的形象在孩子心中变得伟大起来,还有一些事情,就是比如在外面看到了地上的垃圾,当着孩子的面,一定要把它捡起来,丢在了垃圾桶里,不论是自己丢的还是别人丢的,都要把它放在垃圾桶里,这样会教会孩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
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很皮的孩子,这时我们的父母就需要给他们严厉管教,我们所说的严厉不是打骂,打和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让问题变得更严重,我们只是需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
文档为doc格式